发布时间:2020-03-23 09:02查看人数:2352来源:
杨凌志:自由画家,自由撰稿人,自由设计师,也是餐厅和美术馆投资人兼越野车爱好者。MODE状态设计机构创始人,总监。
△杨凌志自画像
凤凰湖南:我发现您特别热爱艺术创作,您会如何去平衡商业和艺术?
杨凌志导师:艺术创作其实是我个人的生活方式,我自己本身是学艺术出身的。设计其实在我们大学毕业的那段时间里,也就是90年代初那个阶段,还没有称为一个独立的体系。我们是从艺术学科里面分离出来的,那时候叫做工艺美术专业,这样一来就衍生了很多设计门类。比如说装潢、服装、陶瓷,后面到建筑、室内设计都是从工艺美术慢慢的因为时代的需要诞生了这样的边缘学科。其实还是在艺术的范畴里面,艺术还是自己的一个初衷。
△访谈杨凌志
凤凰湖南:那您当时为什么选择了工装来做?
杨凌志导师:可能也是大学毕业之后的机缘巧合,从美术系毕业后到设计院工作,那会儿设计院需要招一个会画效果图的人,只能从艺术系里面去找学生。那么我们正好赶上那一拨,90年代初中国很多的沿海城市变成了特区,那时候我们正好赶上了那一拨沿海开发热潮。所以我们当时大量的设计院都是从学院去找一些美术系的学生去协助建筑师,做效果图、做建筑师的助理,通过这一个过程就慢慢的走上了设计的道路。
凤凰湖南:这其中有没有走一些弯路?
杨凌志导师:有的,这个当然。当时我们都说工艺美术是个不好的专业,我们自嘲为万金油,好像什么都会一点,可什么都会一点儿。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不钻。艺术本身是无声的,但是理性很强的学科比如建筑,跟数据打交道的还是具备一定的差异性的。所以从感性很强的专业到理性很强的过渡其实还是蛮艰难的。
△访谈杨凌志
凤凰湖南:什么样的契机让您明确了这个方向呢?
杨凌志导师:那当然是喜爱,因为经常跟一些建筑师在一起,慢慢地就发现建筑原来也是非常有魅力的一门学科。你会发现它永恒,它唯美。首先从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这么一个功能后来转变到建筑美学,从人类最初遮风避雨的功能在上升到建筑艺术。慢慢的从由浅到深的了解,慢慢的爱上这个专业了。
凤凰湖南:听说您拒绝参加赛事或是奖项可以问问为什么吗?
杨凌志导师: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对商业的赛事可能是在我那个时期,在我20到30岁的时候,对于那些要参加博弈选拔的时候,我其实是失去了一些机会。可能也很忙,忙于每天创作和工作,最初的不在意到后来发现这些似乎都不重要了,当然这完全是个人的感受。
凤凰湖南:您平时会怎么去找一些创作的灵感呢?
杨凌志导师:本身这个专业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因为我大学没有学习相关的知识。我从绘画转到设计,我有两条路径,第一个是阅读,比如说对室内的研究,对当下建筑师作品的了解都是通过阅读来的。还有一条很重要的路径是游学,我深有感触,我的百分之八十的学识都来源于我的游历,我给自己做了一个近五年的计划,就是全球的世界顶级的美术馆之旅。我选择从美术馆去学习,因为美术馆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殿堂级的文化建筑,所有的建筑师如果一生能够做一个美术馆那就非常了不得了。并且美术馆相比商业建筑更加表达建筑师的自由度,自我精神会更加强烈一些。
△杨凌志游学速写手绘
凤凰湖南:有没有平时渗透到您生活的学习习惯呢?
杨凌志导师:我有个从大学到现在一直都没有丢掉的习惯,就是速写。我觉得用镜头捕捉事物不如用我的手和笔,这是我个人的习惯。当我用速写的形式去捕捉一个事物的时候,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思考过程,会有双重的获得。不像镜头拍了以后可能记忆的程度不会很深,因为海量的图片基本很难留住在脑袋里。但是我用速写,必须是要用脑、手、心同时结合。所以我是这么多年以来,无论是旅行还是工作我都会大量的用速写来表达。
△人物速写
凤凰湖南:外界称您是湖南时尚空间的始作俑者,您当时做的时尚空间对比现在的时尚空间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杨凌志导师:真正的时尚不一定是年轻人创造的,甚至可以说是老人创造的。你看这个皮尔卡丹,这个三宅一生,甚至现在活跃在世界前沿和建筑前沿的Frank Gehry都快90岁了,贝聿铭先生一生的作品到现在为止他依旧是那么时尚、那么永恒。所以实际上这个源头还是与人生的阅历相关,以及在这个领域里面的一个探索的深度形成时尚的。就是你创造了这个,吸引一部分相应的人,所以这个东西会一直被留下来。
凤凰湖南:对于那些回到潇湘设计书院进行再学习的学员你更看重他们身上的哪些特质?
杨凌志导师:这一代的学生一定是有自己的优势,他们比我们当年获得更大的资讯量,并且机会更多。当然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个人修行,我跟学生在一起我希望他们多实践。理论当然也要有,但我更希望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在实践里去获得进步。我希望一个设计师会经常出现在工地,而不是在工作室里。出现在材料市场或者是在某个山里、河流里、村庄里。一个会与自然界对话的设计师一定是个好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