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25 14:08查看人数:2445来源:
刘伟,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副理事长、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导、湖南省建筑师学会常务理事、佳日设计创始合伙人。从事设计教育领域27载,坚持设计应为生活服务的信念。身体力行,诠释中国文化,探讨更具有表现力的途径。十余年来致力于推动湖南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倡导本土设计教育体系的建立。
凤凰湖南:您觉得现在的教学环境和从前您接受设计教育时有什么不同?
刘伟教授:现在的设计教育环境非常之好,专业领域清晰,教学设施完善;教师的专业素质很好,许多的教师都有国外学习的背景;学生获得资讯的途径非常之多且十分的便捷。这些都让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眼界开阔!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利有弊,以前的教学环境比较封闭,获得资讯的途径很少;当时的教师大多是非设计专业的背景教学的不专业、资讯的单一化。但那时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很好,学生学习的状态稳定可以心无旁骛,学一门东西可以学的非常扎实。相比现在的资讯太多,太容易得到的资讯让学生无所适从。学生的自主性差喜欢走捷径,喜欢去模仿,缺乏独立思考,出来的设计徒有新奇的形式而缺失深刻的内涵,没有感染力!设计是需要巧思鼓励取巧,不是笨功夫可以解决的。资讯的获取便捷性如果能够让学生懂得选择是可以做出很好的设计作品的。所以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设计时代,但要下狠功夫,因为快速变化,会导致你的设计作品存在的时间很短,没有东西留下来,我们往往都没有机会去总结和沉淀。随着外环境的快节奏变化一切都会显得浅薄,设计成为光怪流漓的东西在我们的眼前短暂停留一瞬而过。身为设计从业者和设计教育者,我们需要有清晰的方向应该要知道我们的状态和不足。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怎么在工作中避免错误。
凤凰湖南:因为设计行业也是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您认为学校的教学理论对于社会的高速发展是否会滞后?
刘伟教授:肯定是滞后的。但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学校的教学理论如果是总结当下的设计经验而形成的就会是滞后的;如果是实验性的独闯性的理论研究肯定是超前的!就看怎么去把握,超前是有前瞻性和专业性的老师在探寻可能性。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社会实践工作当中,设计师日常都是在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不一定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反复探讨,他的工作效率也不允许反复。在学校里面的研究机构没有太多的条件限制也没有基本的生存压力,那就可能从纯粹的学术,或者是前瞻性的角度来探讨很多东西。比如说新材料的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的探索、各种相关专业领域的嫁接;教育理论滞后是因为理论研究需要沉淀,要把设计师实践的东西进行梳理总结提升,在市场健竞争中设计作品一旦展现,就意味着开始落后了。并且你设计在这里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和状态的时候,很容易就被模仿。只有在完成大量的作品经过市场筛选和时间沉淀以后,你会发现在每一个时间段有一些东西相对恒定的存在,都会留下一些成熟形式的样本,成为一个经典。留下一些让我们形成良好的印象和记忆的东西,这些记忆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时间段里面把它们串联起来你或许会看到一种脉络。从古到今从某一个时间段到另一个时间段总会留下一些东西,留下的这些东西会支撑着一种形式结构系统,我们就可以来研究,因而也可以把它传承下去。
凤凰湖南:学校会怎么将设计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
刘伟教授:在课程设置上面会进行一些系统的考虑。比如说我原来所在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因为有行业翘楚金螳螂集团的联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如何打通社会需求和教育系统的壁垒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当时就是走一条专业培养的模式探索的路。在大类课程里面解决一个基本能力结构的问题,加上一些相关专业辅助课程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性结构。在学生后期的课程学习中会让设计公司、工程公司的最有实力和经验的一线设计师们直接参与教学,让学生直接参与项目跟着设计师导师进行设计实践和及时的教学指导,并要求学生及时的总结学习心得,用实践把理论性的各个环节打通。我们在教学中反复强调的设计只是项目系统当中的一个很窄的层面,需要学生全过程的参与和了解项目直至完成。但我们强调设计前的概念设计,需要有概念的、感觉的塑造。设计完成以后学生对于我们的图纸是怎么去实现的,用什么样的材料和工艺来支撑设计的。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里包括材料、工艺、后续的维护等等。这样的一个完整的项目系统,我们要求学生是全方位的了解,从最开始的概念形成一直到最后的项目落地,完全真实的了解情况和共同展现最终的成果。让模糊的概念转化成为真实的结果,而且还强调我们可以真实的体验设计作品可以在里面生活、交往、使用。是一个基于真实的教学模式。
凤凰湖南:您觉得目前设计教育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刘伟教授:首先我觉得教学的氛围很重要。现在的教学里面有一种趋势,很容易落在功利化的魔咒之中,这个功利化让人们急于看到一个结果,对于过程体验没有耐心,社会也要急于看到一个结果。家长在培养孩子也同样急于看到结果,学生自己在这种环境下也形成了一种急于证明自己的心态,学生自己也要急于获得一个结果。这样往往欲速不达,安心学习的氛围没有了,扎扎实实地去做的人太少了,学生的学习基础不扎实,成长所需要支撑的力量不够,设计出来的作品就容易流于肤浅平庸;其次是设计师的使命感的培养,这是很重要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学习中不要只把这个专业看成是一个饭碗,它必须成为你一生的志业,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所在。这就意味着作为一名设计师你一定要思考你带给这个社会是什么样的价值,你进入的这个行业里是你在世间生存的一种途径,是你的个性生命的一种载体。我们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行业中一是不断提升自己,二要积极回报社会,一定要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才有可能成为行业中的成功者。
凤凰湖南:很多大奖赛上常有您的身影,作为评委您会从哪些方面来评判设计作品的好坏?
刘伟教授:首先要看是否能够展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和美好的感觉;其次是这个设计的目标是不是很清晰,设计结果是不是以最巧妙的方式解决了基本的问题,然后在这个最终的结果层面的完成度如何,是不是从宏观的空间氛围到最后的细节都有一种贯穿始终的东西。当然我特别注重美感,这是在所有目标完成之外更高的要求。设计一定要有美好的感觉,给人一种美好的体验和享受。因为设计的存在价值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变得更美好。最后是看它有没有社会价值,就是我们讲的使命感。这个作品有没有为更多的人带来好处,是存在一时还是可以有更长远的存在!我们往往在设计形成以后会忽略它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只关注正在进行的这一个部分,很可能会成为一种负面的东西。设计师如果没有这个意识的话,他们的作品可能就在污染环境,就会给我们的世界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凤凰湖南:您在书院的教学和高校教学有哪些感受上的不同?
刘伟教授:我觉得设计教学和研究是持续不断的过程,高校的学生需要在学校完成基本面的学习。能够具备基本的技能以及知识结构。获得进入这个行业的门票,但设计过程是一个人不断修为的过程,我们设计中不断的获得成长。但往往大多数设计师在离开学校以后,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设计当中忙忙碌碌的工作,会容易迷失。也会形成很多的习惯而导致瓶颈,突破不了自己,也找不到原因。对于已经工作的设计师,都会有自己的惯性。这个惯性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成功,很轻松的去完成工作。另一方面也会障碍他尝试新的东西!那么作为一个老师来讲,首先对前来进行学习的设计师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像中医坐诊一样,首先要找他的问题和不足,再来看他的优点和特点在哪里,我们在设计师个性的基础上,往他们的特性方向上去提升。老师要先有判断力,能够评判好坏。然后看到他的障碍,看到他的不足在哪里,他的盲点在哪里,再帮助他去突破,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我们进行的是一种量身定制的学习方式!而高校学习是基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没有办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完成教学,这个是我感觉的最主要的区别。